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讲述了一则寓言,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真正有价值的珍珠退还了。买椟还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要像故事中的郑国人一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事来。
2023/8/8 18:15:30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一书,也叫做“孟母择邻”“慈母择邻”“择邻而居”,讲述了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改善他的成长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教育意义很大,启示我们,环境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3/8/6 0:50:15
自相矛盾也叫“矛和盾的故事”,出自《韩非子》,主要讲述了楚国卖矛和盾的商人,自吹自擂,说自己的盾牢不可破,矛无坚不摧,以至于当围观者让他用矛刺盾的时候无法收场的事情。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应该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自吹自擂,言过其实,往往会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
2023/8/5 17:20:31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也叫“铁杵磨针”“铁棒磨成针”“铁杆成针”“磨杵成针”“磨铁成针”等,作者是南宋学者祝穆。铁杵成针的故事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讲的是李白受磨铁棒的老奶奶启发,勤奋读书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家喻户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2023/8/5 15:23:51
鹬蚌相争,也叫作“鹬蚌相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做人要学会宽容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两败俱伤,只能让第三方得利。
2023/8/5 12:18:58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中的《孙子吴起列传》,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故事,作者司马迁。田忌赛马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军事家孙膑通过观察、分析,制定赛马的出场策略,帮助田忌将军赢得了比赛和赏金。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田忌赛马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学会在劣势之中寻找优势,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2023/8/3 19:07:34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地步,他向梁惠王讲解了如何练成这么高超的解剖全牛的技术,使得梁惠王从中悟出了修身养性的道理。庖丁解牛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做事情要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心应手。
2023/8/3 12:22:46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叫“郑人买鞋”,故事讲述了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事情,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依赖数据的习惯。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做事不要顽固不化、不知变通,要学会灵活运用,那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023/8/3 2:52:05
叶公好龙出自刘向的《新序杂事五》,也称“叶公爱龙”。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叶公在生活中表露出爱龙如命,在家里各个地方雕刻着、绣着、纹着各种龙的形态,甚至梦中都在与龙戏耍,但是见到真龙却被吓晕了的事情。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只唱高调,不务实际。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内在。
2023/8/3 0:49:19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五蠹,原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宋国的一个懒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田间遇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饱餐了一顿,愚蠢的奢望在树桩旁再次不劳而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把偶然的机会当作必然,与其指望概率微乎其微的意外事件发生,还不如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2023/8/2 23:26:28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