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新闻 > 阅读详情

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落户杭州桐庐

发布时间:2022-09-05 19:46:09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833

9月5日上午,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桐庐县叶浅予艺术馆举行。引进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旨在发挥郁林兴在故事事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其“名人效应”激励和强化故事创作人才的队伍建设,助推桐庐故事再上新台阶。

A+A-

“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
▲“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

9月5日上午,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桐庐县叶浅予艺术馆举行,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媛玉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

引进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旨在发挥郁林兴在故事事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其“名人效应”激励和强化故事创作人才的队伍建设,助推桐庐故事再上新台阶。

“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落户杭州桐庐
▲“郁林兴故事名家工作室”落户杭州桐庐

郁林兴是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杂志《民间文学》副主编;中国故事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人口文化奖”评委;中国故事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学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创作研究,发表作品数百万字,获省市及国家奖项50多次,出版专著20多部。

前年,杭州市民协聘请郁林兴为顾问,两年来,为杭州故事作者的培训和活动的组织协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郁林兴首个名家工作室落户桐庐。缘何?这背后离不开桐庐故事事业的起步早、发展快、聚合高。桐庐是“中国故事之乡”“中国故事研究基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打响了故事这块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江南故事大王”吴文昶跑遍了全县300多个村培训了2000多名故事员,拉起了一支庞大的故事创作队伍,还把桐庐故事讲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尔后又涌现出了方赛群、朱芝云、陈敏珠、潘晓炜、奚元良等一大批故事骨干,并通过定期举办故事沙龙、大型中秋故事会等活动,让桐庐故事薪火相传。同时,桐庐县“小故事大王选拔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多届,桐庐少儿故事的名气早已响当当。

揭牌仪式上,郁林兴表示,在他参与组织的许多全国性故事活动中,经常有桐庐的获奖者,在他审稿的国家级杂志《民间文学》上,经常能见到桐庐作者的优秀作品。桐庐作为中国故事“高地”之一,工作室的落户,也让其有了“沉浸式”了解桐庐故事、走近桐庐故事的一个“绿色通道”,也有助于其更好地研究桐庐新故事的创新性发展。现在,“算作半个桐庐人的他”将与桐庐所有故事人一起,以提升桐庐故事整体水准和创作高度,尤其注重青年故事创作苗子的培养为目标,以此助力桐庐故事的跨越式发展。

郁林兴故事名家讲座
▲郁林兴故事名家讲座

而揭牌仪式前一天,在郁林兴故事名家讲座暨获奖作品点评会上,郁林兴围绕新故事的特征和他个人创作实践、个人创作的典型故事分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这样的讲座很实用,都是满满的‘私房货’。”“原来故事创作可以这么反其道而行!下次我也要试试这条‘创作逆行道’。”

……

独具一格的创作方式为桐庐故事的创作者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在场的桐庐故事作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阅读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 “吴文昶杯”全国新故事征文大赛颁奖系列活动在杭州桐庐举行

    “吴文昶杯”全国新故事征文大赛颁奖系列活动在杭州桐庐举行

    9月5日上午,全国首个以故事家名字命名的故事专业大赛——“吴文昶杯”全国新故事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杭州市桐庐县举行。大赛自征稿后就受到全国故事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稿件3300余篇,创下了近年来故事征文比赛的新高。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我和桐庐故事的故事》新书首发仪式等系列活动。

  • 讲了40多年故事,余杭这位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王决定“转行”!原因竟是……

    讲了40多年故事,余杭这位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王决定“转行”!原因竟是……

    在余杭,提起讲故事,没人不知道故事大王丰国需,这位老先生有颗闲不住的心,这不,又来欢乐“搞事体”,画起漫画来了。从1974年开始,丰国需讲了40多年的故事,而今年4月开始,65岁的他又拿起画笔,短短几个月时间,临摹创作了500多幅漫画作品。

  • 社区摆开故事派对——拨打本报热线 金牌故事员上门讲故事

    社区摆开故事派对——拨打本报热线 金牌故事员上门讲故事

    在余杭,不论是田间地头、茶店酒肆、政府大会,都能听到故事员们朗朗之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余杭区为“中国故事之乡”,并挂牌“中国新故事创作基地”。这是全国首个“故事之乡”,也是余杭文艺事业第一个“国字号”特色文艺品牌。本报将联手杭州众多社区,开展“社区故事会”活动,余杭区的故事员们将走进杭州各城区,为老百姓们讲故事。

  • 徐永革:山村有家新四军被服厂

    徐永革:山村有家新四军被服厂

    2002年,老家鸬鸟山沟沟景区开发,在考察茅塘时,他看到了一面写着“永远革命”的房子,笑着说我名字叫“永革”,这个房子就是我的家了。旁边一位老人却跟他说这房子原来新四军住过的。这一提醒,让他开始查找这幢房子的来历。原来这里曾是新四军的一个随军被服厂,他结合史料,写成了《新四军被服厂》和《七盏汽油灯》两个红色故事。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