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无数动人心弦、富有韵味的民间传说故事。无论是西湖的浪漫传说,还是市井小巷的平凡琐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杭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故事如同璀璨的珍珠,串起了杭州文化的脉络,也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用故事传递情感,将杭州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关于建设高水平“非遗强市”打造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范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进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少年非遗说”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切实做好我市民间文学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弘扬,全面系统地记录流传在民间的文学作品,同时加大吴语方言的宣传普及力度,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叙事理论,让杭州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非遗杭儿风”杭州民间传说故事讲述活动。
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
杭州我家乡·非遗故事我来讲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图书馆
承办单位:各区、县(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图书馆,各相关非遗传说传习点
参赛对象
全市3-18岁儿童和青少年。
参赛组别
大赛设幼儿组(3-6岁)、儿童低段组(7-9岁)、儿童高段组(10-12岁)、青少年组(13-18岁)。
参赛要求
讲述内容必须和民间文学类非遗西湖传说、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和苏东坡传说故事等有关。选手单人讲述故事,不得配乐、不得使用道具或PPT等辅助手段,普通话和方言讲述均可。
活动安排
“非遗杭儿风”活动,自即日起至8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其中选拔赛以线上视频选拔的方式进行,总决赛为现场讲述的方式进行。比赛具体时点和地点另行通知。
1.报名、选拔赛。自即日起至2024年7月10日中午12:00止,选拔赛为线上视频选拔。选手录制3分钟以内的视频片段即可,允许手机拍摄,每个视频容量控制在50M以内(请严格控制,视频数据过大易导致上传不成功),不得后期制作。视频开头讲述格式为:大家好,我是“非遗杭儿风”***组的参赛选手,我讲述的故事题目是**,接下来是我摘选的故事片段**。视频上传后即对公众开放,网友可登录大赛官网实时点击观看。
组委会将每个组别收到的视频由评委分别打分,取平均分和投票得分相加后为选手最后成绩,并按高低确定每组得分前20名的晋级总决赛,相关媒体将对优秀选手进行展示介绍。
2.网络投票。报名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并于7月11日零点至7月15日12点开通投票功能,每位参赛选手需在投票期内按要求完成投票。分值设置为:评委打分95%+投票5%为选手最后得分。说明:投票只是为扩大活动影响力,每位选手只要投满18票即可得5分满分,不足18票不得分,超过不加分。每组最终得票最高的前2名选手可获得“最佳人气奖”,具体细则见投票时发布的通知。
3.总决赛。8月中旬,比赛地点:杭州市(具体地点待定)。每个组别20位选手现场讲述故事,评委根据选手当天表现进行打分,按全场得分高低评出各个奖项。比赛结束后进行现场颁奖。
4.展示活动。8月份起,组委会将组织部分优秀选手参加杭州非遗故事、杭州方言故事等专场讲述活动,并通过相关媒体对优秀选手进行介绍、展示和推荐。特别优秀的选手还将有机会参加浙江省、全国各类故事及语言活动等。
评奖方法
1.本届大赛将根据参赛组别进行评审,根据选手表现,每组各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以及“最佳舞台奖”、“最具潜质奖”、“最溜方言奖”、“最佳人气奖”等,发给荣誉证书和奖品。特等奖选手指导老师给予“优秀辅导奖”。
2.所有获奖选手可申请加入“山海经少儿故事团”,个人照片将有机会刊登在《山海经·少年说》期刊上,并在“浙江省小文艺家”微信公众号作个人展示;辅导老师有机会参加《山海经》杂志社组织的故事表演教师师资培训班。
3.对于组织工作出色、联络沟通及时且推荐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单位,择优授予“优秀组织奖”。
4.比赛邀请国家、浙江省相关故事专家及非遗专家组成评委团,负责评奖。
其他事项
1.报名方式。参赛的选手请使用微信扫描附件二维码或者登陆“杭州市数字文化馆网站”、“杭州图书馆”官网,点击首页“非遗杭儿风”活动海报即可进入报名通道,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资料和视频即可完成报名。
2.联系方式。联系人:潘老师、王老师,联系电话:0571-87063107、8523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