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新闻 > 阅读详情

徐永革:山村有家新四军被服厂

发布时间:2012-12-23 22:03:49    来源:浙江日报    阅读次数:2832

2002年,老家鸬鸟山沟沟景区开发,在考察茅塘时,他看到了一面写着“永远革命”的房子,笑着说我名字叫“永革”,这个房子就是我的家了。旁边一位老人却跟他说这房子原来新四军住过的。这一提醒,让他开始查找这幢房子的来历。原来这里曾是新四军的一个随军被服厂,他结合史料,写成了《新四军被服厂》和《七盏汽油灯》两个红色故事。

A+A-

故事员名片:徐永革,人称“老革”,见面之前还以为老革已经五十开外,因为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老革写的故事已有多年,不想还只有38岁。他修过锅炉,捞过黄砂,做过代课老师,当过话务员,目前在余杭小白菜文化园当市场部经理。

上世纪90年代初,余杭文化馆在瓶窑开办故事创作培训班,徐永革也被拉去凑数。他随口说了个事:黄老汉第一次进城钱被人偷去,第二次他在包里放了条蛇,结果小偷被蛇咬了。老师一听,中,把故事写出来。《黄老汉两进城》就这样创作出来了,辽宁有家故事报刊发后给他寄来了60元稿费。相对于一个月百把元的工资,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之后,徐永革就拼命写,日日都要动笔。

在从事故事创作的同时,老革开始拜师学艺。中国故事网丰国需收了这个徒弟,跟他说:我不欣赏你的写作手法,但我欣赏你的点子,点子出奇制胜。从此,老革就开始从老前辈那里学写作的技巧,从故事员讲故事当中学习生活的语言,从生活中积累故事创作的素材。1994年,老革进入天荒坪电站工作,整整7年,他一门心思进行故事、小说的创作。

当老革满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的时候,在朋友的再三邀请下老革“下山”了。2002年,老家鸬鸟山沟沟景区开发,在考察茅塘时,他看到了一面写着“永远革命”的房子,笑着说我名字叫“永革”,这个房子就是我的家了。旁边一位老人却跟他说这房子原来新四军住过的。这一提醒,让他开始查找这幢房子的来历。原来这里曾是新四军的一个随军被服厂,老革还寻访到了一位曾给新四军烧饭的老太太。国民党部队进山时,新四军被迫撤到了安吉孝丰,老太太把新四军留下的7盏汽油灯藏在了戏台下面。国民党把老太太吊了起来,用扁担拷打,要她交出新四军的东西,老太太硬是不说,最后被打成了驼背。

新四军被服厂
▲杭州红色景点——新四军被服厂

在茅塘,老革几乎找遍了村里健在的老人,从他们口中了解当时的生活情节。他结合史料,写成了《新四军被服厂》和《七盏汽油灯》两个红色故事。如今这两个故事成了景区的导游词。从那以后,老革就留心收集关于新四军在余杭的活动情况,不管杂志报刊,内部刊物,志书上,一看到有关的内容,他就会保留下来,包括作者、哪里人都会一并记录下来。3年时间,老革已经收集了10多万字。目前,他正在筹集资金好让它早日问世。

茅塘新四军被服厂旧址
▲茅塘新四军被服厂旧址

阅读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 “座山雕”与“杨子荣” 两个江南故事王一对活宝好兄弟

    “座山雕”与“杨子荣” 两个江南故事王一对活宝好兄弟

    吴文昶是有名的“江南故事大王”,而朱维桢擅长琴棋书画,人称“桐庐才子”。他们都是桐庐横村镇人,一个家庭出身不好,一个被人整成了“狗特务”,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吴文昶曾答应朱维桢根据他擅长讲各种方言的优势,为他量身订做编一个故事。朱维桢说:“这老头子,自己承诺的事没做好就先溜了,真是岂有此理!”

  • 我区“故事大王”丰国需作品成为“手机书”

    我区“故事大王”丰国需作品成为“手机书”

    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丰国需的新故事集《看一眼一百万》,由北京中大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搬上手机,成为手机电子读物。该读物自2012年1月制成手机书后,至今已有25000多位手机用户点击,成为同期上传读物中的“畅销书”。丰国需的《看一眼一百万》,列入“最受农民喜欢的故事家丛书”,是国内第一套专为农民朋友打造的故事丛书。

  • 背街小巷:多少故事在里头

    背街小巷:多少故事在里头

    余杭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中大致确定了4条精品道路改造工程,即广严寺弄、将军殿弄、朝阳西路、逸仙路。这些里弄小巷要在立面、围墙、绿化等方面体现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使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不仅方便群众生活,更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信息。背街小巷承载着临平的历史和太多临平人的感情。本文将一些背街小巷的故事整理出来供大家参阅。

  • 编织童年梦,绘就精彩瞬间——“藕花洲”少儿故事会举行

    编织童年梦,绘就精彩瞬间——“藕花洲”少儿故事会举行

    8月17日,“藕花洲”少儿故事会在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小故事员周心悦、刘灵钰、骆怿柔、章歆梓、于璟陶等上台讲演故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同五彩斑斓的浪花,拍打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田。“藕花洲”少儿故事会不仅是一次欢乐的故事盛宴,更是小故事员们成长的见证。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