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三字经故事

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武王伐纣灭商 周武王牧野誓师

发布时间:2023-08-07 23:25:06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942

故事梗概:武王伐纣指的是牧野之战,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是周武王姬发。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商朝末年,纣王帝辛昏庸无道,致使民不聊生,周武王联合各国诸侯讨伐纣王,在牧野誓师并大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开创了八百年周王朝。武王伐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贤则国兴,君昏则国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762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武王伐纣的故事插画
▲武王伐纣的故事插画

武王伐纣的故事

商朝的纣王昏庸无道,每天只知道饮酒作乐,对朝政一点儿也不理会。他不但诛杀忠臣,还对百姓残暴至极。因此,有的百姓以及诸侯都逃到了岐周。这时,岐周的武王认为讨伐纣王的时机到了,于是就联合各国诸侯开始讨伐纣王。

武王先派姜太公率少数军队为前锋,而后以主力部队采取严整的车阵战法冲杀商军。商军人数虽多,但都是临时调派来的奴隶和战俘,他们早对纣王恨之入骨,与周军稍一接触便纷纷倒戈,帮助周军作战。商纣亡的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纣王见此情景,知道犬势已去,自焚而死。战争结束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周武王姬发塑像
▲周武王姬发塑像

三字经武王伐纣全文及译文

《三字经》“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武王伐纣翻译】汤率领军队讨伐夏,灭夏之后,汤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国号商。商朝历时约六百年,最后一个王是纣王。纣王凶残无道,致使民不聊生。周武王雄才大略,趁机率领军队起义讨伐,纣王兵败亡国。武王开创的周朝一脉相传,就这样过了约八百年。放眼中国古代历史,再也找不到像周朝这样长久的朝代了。

武王伐纣的故事启示/武王伐纣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纣王凶残无道,致使民不聊生,最终被周武王灭国。周原为商朝的一个附属小国,周武王礼贤下士,重用贤良,审时度势,最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从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替中我们可以明白“君贤则国兴,君昏则国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

牧野之战浮雕
▲牧野之战浮雕

武王伐纣的檄文/武王伐纣誓词《牧誓》/武王伐纣檄文原文及翻译

《尚书·牧誓》牧野伐纣,《牧誓》誓师。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武王伐纣檄文内容译文】武王率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百人,在牧野与商作战,作了《牧誓》这篇战斗檄文。

在甲子日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外的牧野,在那里举行盛大的誓师。武王左手持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系有牦牛尾巴的白色旗帜指挥全军。他说:“多么遥远啊,我们这些从西方来伐纣的人!”武王说:“哦!我们友邦的国君们和治事的大臣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长矛,我要发布誓词。”武王说:“古人说:‘母鸡是没有在清晨报晓的;若母鸡报晓,说明这户人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轻蔑废弃同祖兄弟而不任用,却对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推崇尊敬,又是信任任用,以他们为大夫、卿士。这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使他们残害百姓。现在,我姬发奉天命进行惩讨。今天的决战,我们进攻的阵列的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将士们,奋勇向前啊!在交战中几次不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奋勇向前啊,将士们!希望你们个个儿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在战斗中,不要攻击制服从敌方奔来投降的人,要用他们为我们自己服役。奋勇前进啊,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奋力向前,你们自身就会被杀。

获嘉县牧誓园
▲周武王率师伐纣在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同盟山盟台——获嘉县牧誓园

故事内容扩展

《牧誓》记述了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的誓辞,是一篇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牧誓》内容分三个部分,先是说反商联军进至商郊牧野,武王与友邦冢君、御事宣誓伐纣,接着列举殷纣王罪状,最后讲如何进军,如何攻击,如何对待来降之敌。《牧誓》是训示从征将领和联盟部落,要知道为什么伐纣,如何列阵攻击,以及处理俘虏,是一篇气壮山河的战前动员令。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武王伐纣灭商 周武王牧野誓师.pdf
相关内容
  •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清道光皇帝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向大清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白银外流,国力衰退。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该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收缴英国船商鸦片,整顿海防,做好军事准备后,下令开始虎门销烟。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与英国人议和,林则徐被革职。通过林则徐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和“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千余字的演讲中,19次提到“人民”,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铮铮誓言,更是响彻中华大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也叫“商纣王象牙箸”“纣为象箸”,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箕子的象箸推理,纣王的叔父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吓了一跳,他认为这是穷奢极欲的开始。结局正如箕子演绎推理的一样,纣王最后变成了一个奢侈成性、残暴不仁的君主,被周武王所灭。纣为象箸的故事启示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见微而知著。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防微杜渐。

  • 康熙不取灵芝

    康熙不取灵芝

    康熙不取灵芝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广西巡抚陈元龙、直隶总督赵弘燮等官员先后上奏折报告灵芝祥瑞,借“芝草之祥”大夸康熙皇帝的仁政和恩泽,邀宠献媚。然而,康熙并不领情,他摒弃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提倡以实心行实政。习总书记讲述“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以此强调要有实干实政,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务实、扎实。

  • 一代贤相晏婴的故事 贤智宰相晏婴

    一代贤相晏婴的故事 贤智宰相晏婴

    贤相晏婴是齐国人,他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实行仁政,深受齐国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晏子”。晏婴先后辅佐了齐国三个国君,始终能做到勤恳廉洁从政,清清白白地做人。本文讲述了关于晏婴救济灾民、慷慨解囊、不徇私情、谢绝国君安排的婚姻和房产等故事,体现了他秉公无私、为官清廉、作风简朴的形象。

  • 草木皆兵的故事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

    草木皆兵的故事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

    草木皆兵的故事出自《晋书》中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讲述的是公元383年东晋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淝水之战。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前秦国君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名将谢石、谢玄叔侄打败。草木皆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在极度惊恐时会出现疑神疑鬼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

  • 半条被子的故事 红军半条被子的故事教育意义

    半条被子的故事 红军半条被子的故事教育意义

    红军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村,故事内容讲述的是长征时期三位红军女战士在贫苦农民徐解秀、朱兰芳家里宿营,发现这个家庭竟然连一床棉被都没有,于是把自己携带的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农民家庭。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红军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

  •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以性格刚直、廉洁节俭、敢于犯颜直谏著称,生前曾向唐太宗李世民提过二百多次意见,他的意见多被唐太宗所重视并采纳。魏征的奏章甚至被唐太宗放在案头用以时时自警。本文讲述了魏征阻止唐太宗泰山封禅,劝谏皇上节俭治国、放弃在洛阳西建造宫殿以及魏征妻子斐氏克勤克俭等多个有关魏征的历史故事。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4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