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新闻 > 阅读详情

绘声绘色讲故事 “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在萧山落幕

发布时间:2012-12-23 22:16:50    来源:浙江日报    阅读次数:2830

3月30日,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等举办的“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在萧山落幕。传奇故事、乡土农事、市井逸事、婚恋家事,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首届故事会引吸了来自全省11个市以及省市专业院团的33位故事高手。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选送的孙惠华、詹海洁两位故事员在大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一金一银的佳绩。余杭区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

A+A-

“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开幕式
▲“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开幕式

诗歌源于吟唱,小说源于讲故事,讲故事辅以吟唱,辅以韵律,便是曲艺。今天,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等举办的“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在萧山落幕。传奇故事、乡土农事、市井逸事、婚恋家事,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首届故事会引吸了来自全省11个市以及省市专业院团的33位故事高手,同台争艳,各展所长,他们绘声绘色的表演、幽默诙谐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大饱耳福。经过2天3场的激烈角逐,大赛共产生金奖8名,银奖12名,铜奖13名。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选送的孙惠华詹海洁两位故事员在大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一金一银的佳绩。同时,余杭区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届故事会有两大亮点:一是提倡原创,故事员讲的故事除了从“浙江省首届故事会征文比赛”获奖作品中选取外,也可选用作者原创作品;二是提倡故事与曲艺的无缝对接,邀请省内优秀曲艺创作骨干参加,让他们从故事员精彩的演绎中获得灵感,汲取创作养分,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艺作品。如丰国需和曹燕分别创作的《看一眼一百万》、《此路不通》两个故事,就来自他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自然引人入胜。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中处处有点子,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大量的事件经过提炼都有可能成为金点子。”故事大王丰国需说,“金点子”离我们的想象往往只一步之遥,比如,有一个讽刺小农“绝对平均主义”的故事,说有个生产队解体时,各种财产分完后,还剩1角钱,这1角钱怎么处置呢?如果从写故事角度去思考,答案可能很多:比如给五保户,买一块糖扔进水井大家享受……但这样都落入俗套,没有什么新意,而作者的“点子”是:队长从旁边食杂店买了一只炮仗点着,“啪”的一声,大家都听到了,都没意见了。故事写到这里应该说已讽刺得淋漓尽致了,可是作者还意犹未尽,还要进一步深化主题:炮仗放完,还有一个人有意见,说这种做法不公平,他吃亏了,这人是谁?聋子。这个结尾可以说起了点睛作用,如果少拐了这一道“弯”,这篇故事就逊色多了。

省曲协主席翁仁康说,余杭两位选手之所以能够取得佳绩,既是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也与余杭这方故事沃土的滋养分不开。在余杭,故事传说资源相当丰富,群众性的编故事、讲故事活动十分活跃,可以说是处处盛开故事花,并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专业故事派对网站,余杭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故事之乡”和“中国新故事创作基地”。

(作者:刘慧)

阅读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 浅论故事活动与现代网络的结合

    浅论故事活动与现代网络的结合

    科技网络时代的新故事传播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网络故事的崛起,其旺盛的生命力让人耳目一新,网上刊登故事、阅读故事已成平常事。故事活动与现代网络的结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参与性。在线将成为故事活动的创新形式。网络故事活动发展的速度势必会越来越快。故事活动与现代网络的结合,其美妙前景是无可估量的。

  • “故事之乡”打造新故事原创基地

    “故事之乡”打造新故事原创基地

    12月9日,30多位文艺创作者汇聚在余杭,共同交流新故事创作成果和体会,确定新故事创作目标任务,探讨如何提高新故事创作水平。市、区两级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了新故事创作研讨会,与会文艺创作者就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创作新故事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 故事员真抢手 20家社区下请帖

    故事员真抢手 20家社区下请帖

    首个“中国故事之乡”的金牌故事员免费上门讲故事,这样的好事情哪里去找?《社区摆开故事派对》一文昨日见报,打铁关社区、京都苑社区、望江门社区、流水东苑社区、家住采荷小区的居民……20多个社区、数十位读者都打来了报名电话。

  • 徐永革创作的长篇小说《芦苇青青》入编全国百部农民作品

    徐永革创作的长篇小说《芦苇青青》入编全国百部农民作品

    近日,由余杭区鸬鸟镇农民作家徐永革创作的长篇小说《芦苇青青》,入编中央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的“百部农民作品”图书,于近日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