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红色故事

“支部建在连上”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10-03 17:07:58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22

故事梗概: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在连队建立党支部,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重大组织创新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建军基础,极大增强了部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对中国革命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140字,阅读时长约9分钟。

故事原委

2018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指出,1927年9月“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同志亲自在“红一连”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

故事延展

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主张停止进攻长沙、停止长沙暴动计划。

9月17日,毛泽东主持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军事行动问题。会议决定:起义部队退往湘南。会后,工农革命军向文家市前进。

9月19日,工农革命军1500余人到达文家市。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行动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

文家市会议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次日早晨,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向工农革命军讲话,宣布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不打长沙,转兵向南。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毛泽东讲话时,学校围墙上爬满文家市的青年和里仁学校学生,其中就有胡耀邦和杨勇,他们聆听了毛泽东演讲,深受鼓舞。

长途跋涉,创业维艰

文家市会议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进军。途中,在芦溪遭到国民党军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英勇牺牲。

随后,工农革命军陆续到达莲花县高滩村。毛泽东要求指战员,不要怕行军困难,不要怕暂时受挫,要看到光明。当晚,工农革命军抵达莲花县甘家村,毛泽东从听取当地中共组织汇报中得知,莲花县农民自卫队9月18日攻城失败,牺牲12人,被捕90余人,于是决定攻打莲花县城,营救被捕同志。

次日上午,工农革命军在当地中共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攻克莲花县城,救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0余名;打开莲花县政府粮仓,开仓济贫。下午,毛泽东召开莲花县中共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关于中共组织、农民武装情况以及永新、宁冈武装斗争情况等的汇报,证实井冈山地区有两支地方武装。

攻取莲花县城是秋收起义受挫后第一个重大胜利,鼓舞了部队士气,奠定了向井冈山进军的基础。

9月27日,工农革命军从莲花县城出发,前往永新县三湾方向。途中战斗频繁,伤员增加;长途跋涉,一些人掉队,一些人自行离队;疟疾流行,病员加多,缺医少药。有的团和营官多兵少,枪多人少。内忧外患和艰难困苦,考验着队伍里的每一个人。

支部建在连上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进驻永新县三湾村。当地群众不了解工农革命军,大都躲进山里。毛泽东要求各单位上山向群众做宣传,群众陆续回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整顿组织。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一营、三营、特务连和军官队、卫生队。改编时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则留,不愿留发给路费,希望他们继续革命。

实行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

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9月30日,毛泽东向指战员宣布前敌委员会关于部队改编的决定。他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带了一军的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他强调: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进一步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原则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进一步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制度。要求“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吸收党员条件,“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将党内教育列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规定“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支委会及支委以上各级党部,应该有计划地每月规定支部大会及小组会讨论的材料,并规定会期,严密地督促开会”,把党内批评作为“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

故事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多次讲述“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是因为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织基础。“支部建在连上”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军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毛泽东认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有力措施,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支部建在连上”,加强支部建设,永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作者:人民出版社)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支部建在连上”的故事.pdf
相关内容
  • 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八角楼的灯光红色经典故事讲述了红军时期毛泽东在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上居住办公,忘记条件的艰苦和寒冷,总结经验教训,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八角楼上的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纸老虎的故事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纸老虎的故事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一般认为是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进步女记者斯特朗谈话时最先使用“纸老虎”一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

  • 八一南昌起义故事: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

    八一南昌起义故事: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虽然后来南下受挫,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中共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事件”高度评价其历史意义,起义领导人永垂青史。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真理的味道故事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真理的味道故事

    真理的味道故事内容讲述的是1920年春,陈望道在老家柴屋翻译《共产党宣言》,废寝忘食,吃粽子时误将墨水当作红糖水喝了,于是留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看到陈列柜中《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时生动的讲述了真理的味道这个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