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红色故事

八一南昌起义故事: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

发布时间:2025-10-03 16:46:20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25

故事梗概: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虽然后来南下受挫,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中共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事件”高度评价其历史意义,起义领导人永垂青史。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470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故事原委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故事延展

中共中央确定南昌起义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形势极为严峻。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派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赴江西九江,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军队,联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回广东,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

7月20日,中共中央确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7月23日,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率部从鄂东抵达九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对贺龙说:共产党决定开展独立的军事行动,希望你率二十军和我们一起行动。贺龙毅然回答: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马首是瞻!

这时,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主要有:叶挺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由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和第七十五团,共产党掌握的第十师第三十团;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这些部队陆续从武汉调到九江地区。

周恩来抵达南昌

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感到贺龙、叶挺率领的部队不稳定,企图以开会为名把贺龙、叶挺召集到庐山,解除兵权。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得知后,秘密从庐山赶赴九江,与叶挺、贺龙商量对策,决定将部队开到南昌及附近地区。此时,南昌驻扎着原由朱德指挥的受共产党影响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

7月27日,贺龙率部抵达南昌。同日,周恩来从武汉经九江到达南昌,根据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周恩来任书记。

7月28日,周恩来作为南昌起义前委书记看望贺龙。他说:我来拜访你,不是礼节性的。开门见山,我是找你商量起义计划的,我们立刻就谈行吗?贺龙回答:好极了!

周恩来把南昌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征求意见。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

周恩来听了贺龙的表态,十分高兴,说: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总指挥。

南昌八一馆南昌起义历史浮雕
▲南昌八一馆南昌起义历史浮雕

南昌起义爆发

7月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下午,贺龙召集第二十军的团以上军官,说:“今天召集大家来,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谈。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起革命的旗帜,反对反动政府。”

贺龙告诉大家:“根据共产党的命令,我决定带部队起义。你们愿意跟我走的,我们一块革命;不愿意跟我走的,可以离开部队。”

贺龙的话,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大家纷纷表示:“军长决定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坚决跟着走!”贺龙高兴地说:“好!从今以后,我们要听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

7月31日下午,朱德在南昌佳宾楼宴请驻军团长、团副等人。朱德在自述中写道:我被分配的任务是宴请朱培德下面的一些军官,一直搞到夜晚九点,还拉在那里饮酒。可是因为发命令太早,一下走漏了消息。那是一个副营长去报告的。他们得到消息,立刻惊怕起来,马上派人来叫这些军官立刻回营。他们起来要走,我也不好阻挡。他们走了,我也就回去。我赶到贺龙的司令部告诉他消息已经走漏了。于是不得不提前两点钟就开始了暴动。

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起义。经四个多小时激战,歼敌3000余人,占领南昌。聂荣臻、周士第在南昌附近马回岭将第二十五师大部分部队拉出来参加起义,次日到达南昌。

南昌起义胜利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宋庆龄(未到)、邓演达(未到)、贺龙、周恩来等25人为委员,由宋庆龄等七人组成主席团。以宋庆龄等人名义发表《中央委员宣言》,指出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等曲解三民主义,背叛国共合作,毁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已成为孙中山事业的罪人;号召一切革命者团结一致,继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继续为反帝国主义与实行解决土地问题奋斗”。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下辖第九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贺龙任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任代前敌总指挥。

部队南下,贺龙入党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8月3日起义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准备恢复广东根据地,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重新举行北伐。

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周恩来、周逸群提议同意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前委决定由周逸群、谭平山作为贺龙的入党介绍人。

周恩来在瑞金举行的贺龙入党仪式上说:“组织上对贺龙很了解,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年来,贺龙同志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信得过的。”“贺龙同志是一个好同志。”从此,贺龙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由于起义部队没有与江西、湖南、湖北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就地积蓄和扩大革命力量,而是南下广东,长途跋涉,逐渐陷入不利境地。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起义部队南下途中,连续与国民党军激战,伤亡很大。董朗等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部分部队转入海丰和陆丰,与当地农军会合;驻三河坝的起义部队近800人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开展游击战争,这支队伍后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周恩来等到达香港,总结教训,决定起义军余部就地与农民运动结合,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在全国树立起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旗帜,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端。

南昌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南昌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故事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三个“伟大事件”来评价南昌起义,足见南昌起义的意义何其重大。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从南昌起义起,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浴血奋战,披荆斩棘,取得辉煌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南昌起义的枪声是划破历史夜空的枪声。南昌起义永垂青史!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永垂青史!

(作者:人民出版社)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八一南昌起义故事: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pdf
相关内容
  •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长征故事,讲述的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红四团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上,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穿过火障,英勇顽强的歼灭守桥之敌,继而占领泸定城的战斗。泸定桥也因这场战斗而成为了“中国红色第一桥”。

  • 周恩来总理的自我改造观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总理的自我改造观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是党和人民的光辉榜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总理的名言,出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学习,不断自知自省,反复改造,不断革命革新。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坚持学习到底、改造到老,保持自身较高的免疫力,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政治任务。在自我改造的途径和方法上,周恩来认为首要的是读书学习。

  • 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八角楼的灯光红色经典故事讲述了红军时期毛泽东在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上居住办公,忘记条件的艰苦和寒冷,总结经验教训,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八角楼上的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 周恩来严于律己的故事

    周恩来严于律己的故事

    习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是6个方面的杰出楷模,其中就包括“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本文通过周总理长征中批评党小组长、一条旧枕巾、周恩来的十条家规等三个小故事启示广大党员同志,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接受监督,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要拒腐蚀、永不沾,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